基本释义
1.在渡口设置的关门。《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世语》:“初,爽 出,司马 鲁芝 留在府,闻有事,将营骑斫津门出赴 爽。”北周 庾信《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唐 徐安贞《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閒。”
2.东汉 首都 洛阳 有十二门,南面西头门称 津门,一名 津阳门。唐 骆宾王《和李明府》:“驰道临层掖,津门 对 小平。”陈熙晋 笺注:“《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注:‘津门,洛阳 南面西头门也。一名 津阳门。’”
3.津门亭 的省称。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慟极 津门,感充 长乐。”
4.天津市 的别称。明 永乐 二年(1404年)筑 天津城,因地处畿辅门户,故名“津门”。清 王韬《跋上海<字林西报>后》:“即如西人两扰 津门,遂以 津门 为重地,以为保卫神京非此不可。”
详细释义
在渡口设置的关门。《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初, 爽 出,司马 鲁芝 留在府,闻有事,将营骑斫津门出赴 爽 。”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 唐 徐安贞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閒。”
东汉 首都 洛阳 有十二门,南面西头门称 津门 ,一名 津阳门 。 唐 骆宾王 《和李明府》:“驰道临层掖, 津门 对 小平 。” 陈熙晋 笺注:“《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注:‘ 津门 , 洛阳 南面西头门也。一名 津阳门 。’”
津门亭 的省称。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慟极 津门 ,感充 长乐 。”
天津市 的别称。 明 永乐 二年(1404年)筑 天津城 ,因地处畿辅门户,故名“津门”。 清 王韬 《跋上海<字林西报>后》:“即如西人两扰 津门 ,遂以 津门 为重地,以为保卫神京非此不可。”
词语接龙
门门丁门上门上人门下门下人门下史门下坊门下士门下客门下掾门下晩生门下生门下省门下督门不停宾门不夜关门不夜扃门世门业门中门中人门义门人门仆门僧门公门关门内门分门到门运输门功门势门单门卫门历门口门可张罗门台门史门合门吊儿门塞维克门塾门墉门墙门墙桃李门墩门士门大夫门夫门头门女门子门子钱门宠门客门宾门对门尹门巴族门幕门干门庆门庑门庭门庭如市门庭若市门弟门当户对门彩门户之争门户之见门户人门户人家门户册门户差拨门扉门才门摊门斗门无杂宾门旧门板门构门枢门枪门栏门桥门楔门楣门楹门楼门槛门槛税门橹门檐门正门殚户尽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