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符合中庸之道;适中,合适。《书·大禹谟》:“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孔颖达 疏:“民皆合於大中,言举动每事得中,不犯法宪,是合大中。”宋 叶适《徐德操<春秋解>序》:“其能本末相顾,隐显协中,如 潮州 殆鲜焉。”明 张居正《奏请圣母裁定大婚吉期疏》:“今若定以春时,则既有合於天地交泰、万物化醕之意,且当圣龄十六,又率遵乎累朝列圣之规,不迟不早,最为协中。”《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自是决徒者差减,帝尝称其(王曾)协中。”清 林则徐《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摺》:“若逕坐死罪,是与十恶无所区别,即於五刑恐未协中。”参见“大中”、“中道”。
详细释义
符合中庸之道;适中,合适。《书·大禹谟》:“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 孔颖达 疏:“民皆合於大中,言举动每事得中,不犯法宪,是合大中。”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其能本末相顾,隐显协中,如 潮州 殆鲜焉。” 明 张居正 《奏请圣母裁定大婚吉期疏》:“今若定以春时,则既有合於天地交泰、万物化醕之意,且当圣龄十六,又率遵乎累朝列圣之规,不迟不早,最为协中。”《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自是决徒者差减,帝尝称其( 王曾 )协中。” 清 林则徐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摺》:“若逕坐死罪,是与十恶无所区别,即於五刑恐未协中。”参见“ 大中 ”、“ 中道 ”。
词语接龙
中中丁中下中不溜中专中世中世纪中丘中东中丞中严中中中丹田中主中乘中九中乡中书中书君中书堂中书学中书房中书格中书检正中事中二千石中亏中五中亚中交中交票中产中京中人中介中仓中仗中代中令中仪中伏中休中伙中会中伤中伦中位中佐中作中使中侍中保中倒中停中儁中允中元中兄中共中共一大中兴中兴三明中兴颂中兵中典中冓中军中军官中军将军中军帐中农中冥中冬中准中函中分中刍中刑中判中利中制中割中功中务中助中劫中匡中匮中区中千世界中午中半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中华民族中卒中单中卖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