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计量;估量。
2.引申为比例。
3.犹瞄准。
详细释义
计量;估量。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乃斫孙枝,準量所任;至人攄思,制为雅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麯并酒》:“﹝浸药酒法﹞用米亦无定方,準量麴势强弱。”《北史·房彦谦传》:“又四方悬远,难可详悉,唯準量人数,半破半成,徒计官员之多少,莫顾善恶之众寡。”
引申为比例。 明 高攀龙 《家谱·内传》:“ 黄巖公 以后,则高节大略,自淑淑人之概,大抵表见,而业亦渐隆,其起家盖与德相为準量。”
犹瞄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敌臺者以杀敌为义也……其孔内狭外阔,以便左右准量也。”
词语接龙
量中量交量人量入为出量入计出量具量决量分量刑量剂量力度德量力而行量功量地量处量定量实量己量己审分量币量忖量才量才器使量才録用量抹量授量揆量放量数量材量材録用量枘制凿量校量检量气量沙量猜量珠量知量移量程量筒量简量给量罚量置量能授官量蠲量衷量规量计量议量识量试量酒量金量金买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