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疲䷀:困~。
2.厌烦;懈怠:诲人不~。孜孜不~。
详细释义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倦,疲也。——《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倦狭路之迫隘。——潘岳《西征赋》不继之以倦。——《礼记·表记》居之无倦。——《论语》士卒罢倦。——《汉书·严助传》文倦于事。——《战国策·齐策四》劳苦倦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相公倦。——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困倦(疲乏想睡);倦程(倦于旅程);倦飞(疲于飞行。以鸟自比,比喻归隐);倦怯(倦怠而没心绪);倦惫(疲倦困惫);倦闷(疲倦烦闷);倦劳(疲倦劳累)
懈怠,厌烦,厌倦 诲人不倦。——《论语》则徧而不倦。——《国语·晋语》。注:“懈也。” 又如:闷倦(烦闷厌倦);倦游(厌于游宦而想辞官);倦笔(不经心的手笔);倦世(厌倦于俗世的生活)
蹲坐,双臂贴近身体弯下腰去,或蜷腿并用臀部贴近地面。通“踞” 方倦龟壳而食蛤梨。——《淮南子》
衰减 居贫苦而志不倦。——《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