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亦作“顽疎”。愚钝而懒散。
2.愚钝而懒散者。多用作自谦之辞。
详细释义
亦作“ 顽疎 ”。愚钝而懒散。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咨予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实由顽疎。”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谬荷灵启,垂授真法,但肉人顽疎,修行多替。” 唐 刘长卿 《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诗:“佐郡愧顽疏,殊方亲里閭。” 宋 王安石 《答林中舍启》之二:“敢图风谊,远损书辞,仰衔存爱之隆,实重顽疏之过。”
愚钝而懒散者。多用作自谦之辞。 唐 白居易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词语接龙
疏不破注疏不闲亲疏不间亲疏丧疏举疏义疏亮疏亲疏介疏从疏佚疏俊疏俗疏俭疏傅疏傲疏僻疏儁疏内疏冗疏决疏冷疏凉疏凝疏分疏利疏剌剌疏剔疏剪疏勒疏勺疏匕疏华疏卤疏喇喇疏圃疏外疏失疏头疏奏疏妄疏嫌疏字疏孽疏宕疏宗疏客疏密疏封疏少疏屏疏展疏属疏屦疏布疏帘疏废疏庸疏弃疏引疏影疏彻疏微疏忌疏快疏忼疏怀疏怠疏恶疏悻疏惰疏惶疏愚疏慢疏慵疏懈疏懒疏户疏房疏拙疏捕疏放疏散疏数疏整疏斥疏方疏族疏旷疏明疏易疏昵疏晦疏暴疏服疏朗疏朗朗疏末疏朴疏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