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亦作“鴈山”。即雁门山。
2.即雁荡山。
详细释义
亦作“鴈山”。即 雁门山 。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 辽水 无极, 雁山 参云。”一本作“鴈山”。 唐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诗:“ 雁山 横 代 北, 狐塞 接 云中 。” 唐 杨凭 《边塞行》:“细丛 榆塞 迥,高点 雁山 晴。”参见“ 雁门 ”。
即 雁荡山 。 宋 陆游 《菖蒲》诗:“ 雁山 菖蒲 崑山 石, 陈叟 持来慰幽寂。” 钱仲联 校注引《嘉泰会稽志》:“今 会稽 有一种,叶有脊如剑,谓之 雁荡 菖蒲。”参见“ 雁荡山 ”。
词语接龙
山山山丁山丈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山上有山山世山丘山东山相,山西出将山东梆子山东诏山中宰相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山中相山丹山主山乌山乐山乐官山乡山事山亏一蒉山亭山众山会山伯山例山偈山僧山僮山僻山儿山光山光水色山公山公兴山公启山公酩酊山关山冈山冕山农山冢山冲山凹山劫山势山包山包海容山包海汇山北山匠山区山半山南山南海北山厂山厓山原山厨山县山叟山口山叫山叫子山台山右山吏山吏部山向山吟泽唱山吹山周山呼山响山啄木山喧山嘴山囚山园山图山圈山圪落山地山场山址山坂山坑山坞山坟山坡地山坡羊山坻山垄山垠山城山埜山基山堂香水山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