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即陵署。唐 开元 十三年改陵署为陵台。《新唐书·礼乐志四》:“贞元 四年,国子祭酒 包佶 言:‘岁二月、八月,公卿朝拜诸陵,陵臺所由导至陵下,礼略无以尽恭。’”参见“陵署”。
2.陵墓。《宋史·礼志二五》:“陵臺三层正方,下层每面长九十尺。”明 张居正《孝恪皇太后迁祔挽歌》之六:“綵云偏有意,来去遶陵臺。”
详细释义
即陵署。 唐 开元 十三年改陵署为陵台。《新唐书·礼乐志四》:“ 贞元 四年,国子祭酒 包佶 言:‘岁二月、八月,公卿朝拜诸陵,陵臺所由导至陵下,礼略无以尽恭。’”参见“ 陵署 ”。
陵墓。《宋史·礼志二五》:“陵臺三层正方,下层每面长九十尺。” 明 张居正 《孝恪皇太后迁祔挽歌》之六:“綵云偏有意,来去遶陵臺。”
词语接龙
台下台严台中台仆台从台令台任台估台位台使台候台傅台儿庄战役台光台兵台军台制台勑台北市台南市台历台台台司台吉台吏台命台坊台坐台城台基台堡台子台孩台安台宗台官台室台宦台宪台宰台家台宿台尚台屏台岳台布台席台府台座台庭台弼台所台教台斗台旨台星台杂台格台桑台检台榭台槐台檄台湾省台灯台照台狱台球台甫台盏台盘台相台省台禁台秩台站台端台笠台符台纲台翰台臣台衔台衡台衮台观台讳台评台词台谏台谢台资台辅台辖台遣使台郎台鉴台钟台铉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