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清 代科举考试制度,凡科考一二等,及三等小省前五名、大省前十名准送乡试外,其馀因故未考者,及在籍之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名不列于学宫。不经科考者,均由学政考试,名为“録科”。经录科录取者即可参加乡试。明 陈子龙《直纠大贪疏》:“童生之入学及诸生之补廪録科,皆有定价。”《儒林外史》第七回:“次年録科,又取了第一。”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上》:“其歷考上中等者咨送院试,考取后名曰艺生,俟大比之年咨送京都大学堂録科。”
详细释义
清 代科举考试制度,凡科考一二等,及三等小省前五名、大省前十名准送乡试外,其馀因故未考者,及在籍之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名不列于学宫。不经科考者,均由学政考试,名为“録科”。经录科录取者即可参加乡试。 明 陈子龙 《直纠大贪疏》:“童生之入学及诸生之补廪録科,皆有定价。”《儒林外史》第七回:“次年録科,又取了第一。”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其歷考上中等者咨送院试,考取后名曰艺生,俟大比之年咨送京都大学堂録科。”
词语接龙
科业科举年科举考试科买科令科仪科任科例科兑科兵科具科决科减科出科分科刑科则科判科别科制科半科卖科参科发科取科名科名人科名草科员科品科唤科地科处科头科头圆子科头徒跣科头箕踞科头细粉科头袒体科头裸身科头赤足科头跣足科套科子科学科学家科学社会主义科察科岁科差科座科式科役科征科律科徭科惩科戒科扰科技科抄科折科拨科指科教科教影片科教片科敛科敷科文科斗科斗书科斗子科斗字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筯科斗籍科斧科断科普科杖科松科枝科柏科校科案科检科椭科段科比科治科法科泛科派科爵科率科班科琐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