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明 代赋役法,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每年轮流由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催征租税;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某一年轮值充当的里长,称“里排”。清 初仍之。明 沉榜《宛署杂记·马政》:“宛平 地亩与各衙门什伍犬牙。民贫,驾言餘地,售之贵介;里排不敢问,则为逃絶。而册载虚数,实犂然如旧。”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催徵花户钱粮,惟凭里长;而里甲之总催,又有轮充排年。其里排,往往地方猾棍、熟惯衙门者钻充,或在城之豪蠹包揽。”参阅《明史·食货志一》、《清史稿·食货志二》。
详细释义
明 代赋役法,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每年轮流由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催征租税;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某一年轮值充当的里长,称“里排”。 清 初仍之。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马政》:“ 宛平 地亩与各衙门什伍犬牙。民贫,驾言餘地,售之贵介;里排不敢问,则为逃絶。而册载虚数,实犂然如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催徵花户钱粮,惟凭里长;而里甲之总催,又有轮充排年。其里排,往往地方猾棍、熟惯衙门者钻充,或在城之豪蠹包揽。”参阅《明史·食货志一》、《清史稿·食货志二》。
词语接龙
排中律排云排他排仗排优排偶排傧排儿排列排办排单排印排叉排合排告排囊排困排场排坠排城排墙排备排外排天排头排头兵排夺排奥排娖排媢排子枪排子炮排子车排字排宕排害排尾排山排山倒海排山压卵排工排布排年排序排废排弃排当排律排忧解难排戏排户排手排打排批排抑排折排抵排拂排拓排拨排拫排拶排挡排挤排捏排推排揎排插排摈排撆排放排数排斡排斥排斥异己排方排日排枇排枪排栅排校排根排次排歌排气污染排水量排污排沙简金排沙见金排沫排泄排涝排溺排满排演排灌排炮排烟排版排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