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亦作“都座”。政事堂。魏 晋 时大臣商议政事的地方。《晋书·孔愉传》:“王导 闻而非之,於都坐谓 愉 曰:‘君言姦吏擅威,暴人肆虐,为患是谁?’”《北史·文苑传·樊逊》:“祕书监 尉瑾 移尚书都坐,凡所得别本三千餘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闕。”《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宗爱 方用事,威振四海。尝召百官於都坐。”胡三省 注:“魏 有都坐大官。魏 之都坐,犹 唐 之朝堂也。或曰都坐尚书。都坐即 唐 之政事堂。”
2.借指尚书令等大官。《北齐书·胡长仁传》:“长仁 累迁右僕射及尚书令……省务既繁,簿案堆积,令史欲諮都座,日有百数。”《北史》作“都坐”。
详细释义
亦作“ 都座 ”。政事堂。 魏 晋 时大臣商议政事的地方。《晋书·孔愉传》:“ 王导 闻而非之,於都坐谓 愉 曰:‘君言姦吏擅威,暴人肆虐,为患是谁?’”《北史·文苑传·樊逊》:“祕书监 尉瑾 移尚书都坐,凡所得别本三千餘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闕。”《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 宗爱 方用事,威振四海。尝召百官於都坐。” 胡三省 注:“ 魏 有都坐大官。 魏 之都坐,犹 唐 之朝堂也。或曰都坐尚书。都坐即 唐 之政事堂。”
借指尚书令等大官。《北齐书·胡长仁传》:“ 长仁 累迁右僕射及尚书令……省务既繁,簿案堆积,令史欲諮都座,日有百数。”《北史》作“都坐”。
词语接龙
坐上坐上客坐上琴心坐不垂堂坐不安席坐不窥堂坐不重席坐中坐主坐事坐五行三坐井坐井窥天坐井蛙坐井观天坐亡坐产坐产招夫坐享坐享其功坐享其成坐仓坐令坐以待旦坐以待毙坐位坐作坐侍坐候坐催坐儿不觉立儿饥坐克坐免坐关坐具坐冷房子坐冷板凳坐冷板櫈坐列坐制坐力坐办坐功坐化坐卧坐卧不宁坐卧不安坐卧不离坐卧针毡坐受坐右坐右铭坐号坐吃坐吃山崩坐吃山空坐名坐启坐唱坐商坐啸坐喜坐困坐地坐地分赃坐地户坐地自划坐地虎坐地贩子坐场坐垫坐堂坐堂子坐堂水坐墩坐夏坐夜坐大坐失坐失事机坐失机宜坐失良机坐头坐娘家坐婆坐存坐守坐定坐实坐客坐害坐家坐家女儿坐家虎坐富贵坐尸坐山招夫坐山观虎斗坐山雕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