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光绪 十三年(公元1887年),河南 郑州 黄河 决口,清 政府借口治 河,颁布了“郑工事例”,有钱的人按此“事例”可以捐官,叫做“郑工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只为近来又开了个郑工捐,捐了大八成知县的人,到省多了,压了班。”
详细释义
光绪 十三年(公元1887年), 河南 郑州 黄河 决口, 清 政府借口治 河 ,颁布了“郑工事例”,有钱的人按此“事例”可以捐官,叫做“郑工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只为近来又开了个郑工捐,捐了大八成知县的人,到省多了,压了班。”
词语接龙
捐世捐业捐书捐位捐佩捐例捐俗捐免捐助捐势捐募捐升捐命捐商捐国捐复捐失捐委捐官捐宾捐宾客捐局捐床帐捐废捐廉捐廪捐弃捐忘捐怨捐放捐本逐末捐款捐残去杀捐毒捐灰捐献捐玦捐班捐生捐甲捐监捐糜捐纳捐职捐背捐舍捐花样捐荐捐落捐袂捐赀捐赈捐身捐身徇义捐输捐金捐金抵璧捐闷捐阶捐除捐项捐馆捐馆舍捐驹捐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