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北魏 至 隋 行均田制时,男女到达一定年龄计口授与若干亩露田,年老免赋或身亡交还。“还受”指接受和归还露田。《魏书·食货志》:“诸还受民田,恒以正月。若始受田而身亡,及卖买奴婢牛者,皆至明年正月,乃得还受。”《隋书·食货志》:“又每丁给永业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不在还受之限。”参见“露田”。
2.谓受到还报。明 无名氏《驻马听·怨别》曲:“多应是前生欠下,今生还受。”
详细释义
北魏 至 隋 行均田制时,男女到达一定年龄计口授与若干亩露田,年老免赋或身亡交还。“还受”指接受和归还露田。《魏书·食货志》:“诸还受民田,恒以正月。若始受田而身亡,及卖买奴婢牛者,皆至明年正月,乃得还受。”《隋书·食货志》:“又每丁给永业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不在还受之限。”参见“ 露田 ”。
谓受到还报。 明 无名氏 《驻马听·怨别》曲:“多应是前生欠下,今生还受。”
词语接龙
受业受主受书受事受亏受享受代受任受伤受俘受具受册受凉受刑受制受动受厘受取受名受听受命不受辞受命宝受命玺受图受土受块受头受奬受姓受嬗受孕受学受宠若惊受室受害受家受射受尘受屈受岁受币受度受廛受形受律受性受恩受息受惊受惠受成受戒受戮受托受持受挫受授受敌受教受时受暑受月受服受朝受权受材受死受民受气受气包受污受法受洗受潮受激辐射受灾受热受爵受理受生受田受病受益受盘受目受直受看受知受礼受祉受祚受祜受祸受禄受禅受禅台受禅碑受福受私受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