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唐、五代 间,皇帝许大臣得以尽言,无所畏惮。称“赐无畏”。
详细释义
唐 、 五代 间,皇帝许大臣得以尽言,无所畏惮。称“赐无畏”。 唐 张固 《幽闲鼓吹·裴休》:“ 裴公休 在相位,一日奏对。 宣宗 曰:‘今赐卿无畏,有何贮画言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俗説 唐 、 五代 间事,每及功臣,多云‘赐无畏’,其言甚鄙浅。予儿时闻之,每以为笑。及观 韩偓 《金鑾密记》云:‘面处分,自此赐无畏,兼赐金三十两。’又云:‘已曾赐无畏,卿宜凡事皆尽言。’直是鄙俚之言亦无畏。以此观之,无畏者,许之无所畏惮也。然君臣之间,乃许之无所畏惮,是何义理?必起於 唐 末耳。”
词语接龙
畏义畏之如虎畏事畏伏畏俯畏偄畏偪畏兽畏凛畏刀避箭畏匡畏区畏匿畏却畏口慎事畏后生畏咎畏垒畏备畏天恤民畏天悯人畏天爱民畏天知命畏头畏尾畏威怀德畏害畏弃畏影而走畏影避迹畏徇畏微畏忌畏怀畏怖畏怯畏恐畏恶畏悚畏惊畏惕畏惮畏愞畏慎畏慑畏慕畏懦畏戒畏戢畏敌如虎畏敬畏日畏明畏景畏服畏栗畏死贪生畏沮畏法畏涂畏涩畏爱畏牺畏畏畏畏缩缩畏疾畏简书畏约畏罪畏羡畏肃畏胁畏葸畏葸不前畏詟畏语畏谨畏路畏迫畏途畏逼畏避畏钦畏闪畏附畏隹畏难畏难苟安畏震畏首畏尾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