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如实而言;直言。
2.质朴的言语。
详细释义
如实而言;直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就车,召 释之 参乘,徐行,问 释之 秦 之弊,具以质言。”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质,诚也。”《清史稿·允禩传》:“上召诸大臣,问倡举 允禩 为太子者,诸臣不敢质言。” 白蕉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吾国实业尚在幼稚时代,质言之, 中华 实农业国也。”
质朴的言语。 唐 陆贽 《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侈言无验不必用,质言当理不必违。” 章炳麟 《文学说例》:“然赋颂之文,声对之体,或反以代表为工,质言为拙。”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八节:“散文分质言文言两体,质言如《周书·大诰》、《康诰》、《酒诰》等篇,直录 周公 口语,辞句质朴,不加文饰。凡朝廷诰誓、钟鼎铭文多属质言体。”
词语接龙
言三语四言下言不二价言不及义言不及行言不尽意言不由中言不由衷言不达意言不逮意言不顾行言与心违言丝言中言中事隐言为心声言之不预言之凿凿言之成理言之无物言之有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过甚言乱言事言事官言人人殊言从计听言从计纳言从计行言传言传身教言使言信言信行果言兰言出法随言出祸从言出祸随言制言功言动言十妄九言发祸随言句言吐言听事行言听行从言听计从言听计用言听计行言听谋决言告言和言和意顺言咏言喘言喻言噱言地言坊行表言声言外之味言外之意言多伤幸言多伤行言多必失言官言定言宣言宴言容言对言展言巧言差语错言废言归言归于好言归和好言归正传言德言心言必有中言必有据言必有物言志言念言情言意言愿言戏言扬言扬行举言提言提其耳言教言数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