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诗体名。源于 唐 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详细释义
诗体名。源于 唐 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清 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长达四十韵、四百字,故称其‘鲲鲸喷迢递’(有如长鲸大鲲,喷出的水气长远)。这是 唐 人应试诗的新形式,后人称为‘试帖诗’。”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
词语接龙
诗丐诗业诗中有画诗丸诗主诗义诗乐诗乘诗乡诗书诗书发冢诗云子曰诗人诗人玉屑诗什诗仙诗价诗会诗传诗伯诗伴诗体诗佛诗作诗佣诗侠诗侣诗俊诗债诗偈诗偶诗僧诗兆诗公诗兴诗兵诗具诗册诗农诗准诗函诗券诗刻诗力诗功诗势诗勋诗匠诗博士诗印诗卷诗友诗叟诗句诗史诗名诗启诗吻诗味诗咏诗品诗哲诗商诗囊诗囚诗国诗图诗囿诗圣诗场诗坛诗坛祭酒诗垒诗城诗境诗墙诗墨诗壁诗声诗天子诗奁诗奴诗妖诗婢诗媒诗存诗孙诗学诗宗诗官诗客诗室诗宰相诗家诗家三昧诗寮诗将诗局诗屋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