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佛教语。谓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满而散去。
详细释义
佛教语。谓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满而散去。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夏乃众僧长养之节,在外行则恐伤草木虫类,故九十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应禪寺掛搭,僧尼尽皆散去,谓之解夏。”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中元》:“众僧解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刹搭掛,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盖方长养之辰,出外恐伤草木虫蚁,故九十日安居。《释苑宗规》云:‘ 祝融 在候, 炎帝 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是释子护生之日,至七月十五日,始尽散去,谓之‘解夏’,又谓之‘解制’。”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僧尼结夏》:“至七月十五日,应禪寺掛褡,僧尼皆散去,谓之解夏、解制。”
词语接龙
夏中夏二子夏五郭公夏令时夏令营夏侯夏侯妓衣夏典夏凊夏半夏南夏卿夏历夏台夏后夏后开夏后氏夏启夏声夏天夏娃夏子夏孰夏安居夏宗夏官正夏室夏宫夏家夏屋夏布夏庭夏征夏成夏播夏收夏政夏数夏日夏日可畏夏时夏景夏月夏服夏李夏条夏桀夏楚夏槁夏橘夏正夏氏夏气夏汛夏江城夏浦夏海夏涝夏清侯夏潦夏炉冬扇夏熟夏狄夏璜夏甲夏畦夏癸夏盟夏眠夏礼夏社夏礿夏禴夏种夏税夏箭夏篆夏簟夏粮夏绿林夏缦夏网夏羊夏翟夏耕夏耘夏育夏腊夏至夏节夏苗夏葛夏蘖夏虫夏虫疑冰夏虫语冰夏蚕夏装夏课夏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