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子夜歌》、《重迭金》。小令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转两平韵。
2.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3.宋代称伊斯兰教徒为菩萨蛮,阿拉伯文的音译。
详细释义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子夜歌》、《重迭金》。小令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转两平韵。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大中 初……其国( 女蛮国 )人危髻金冠,瓔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製‘菩萨蛮曲’。”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诗话·菩萨鬘》:“ 唐 词有‘菩萨蛮’,不知其义。按小説, 开元 中, 南詔 入贡,危髻金冠,瓔珞被体,故号‘菩萨鬘’,因以製曲。”
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宋 代称伊斯兰教徒为菩萨蛮,阿拉伯文的音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乐府有《菩萨蛮》,不知何物,在 广 中见呼蕃妇为菩萨蛮因识之。”
词语接龙
蛮不在乎蛮不讲理蛮为蛮书蛮云瘴雨蛮云蜑雨蛮人蛮会蛮估蛮作蛮俗蛮俚蛮做蛮僥蛮僮蛮僰蛮僿蛮儿蛮公子蛮军蛮判官蛮利蛮力蛮功蛮劲蛮勇蛮君蛮唱蛮土蛮圻蛮垂蛮声蛮声獠气蛮夏蛮头蛮夷蛮夷大长蛮夷戎狄蛮夷邸蛮奴蛮妆蛮娘蛮婆蛮子蛮客蛮寇蛮峒蛮左蛮市蛮布蛮干蛮床蛮府蛮庭蛮弦蛮强蛮彝蛮徭蛮性蛮性子蛮悍蛮手蛮脚蛮攀五经蛮方蛮族蛮暴蛮服蛮村蛮来生作蛮果蛮查蛮楚蛮榼蛮横蛮樯蛮歌蛮歌獠语蛮毡蛮氏蛮民蛮气蛮江蛮淫蛮溪蛮烟蛮烟瘴雨蛮烟瘴雾蛮牌蛮犷蛮狄蛮猓蛮猺蛮獠蛮王蛮珍蛮珍海错蛮男蛮畜蛮畿蛮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