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打击乐器,短圆柱形,两头略小,挂在腰间敲打。
2.一种民间舞蹈,腰间挂着腰鼓,一边跳舞,一边敲打。
详细释义
古时打击乐器。框用瓦或木制。两头大,中腰细,用手掌拍击。 宋 苏轼 《惜花》诗:“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四:“幸无邻比喧腰鼓,嬾逐游人上堍桥。”
清 代凯旋铙歌乐所用之鼓。两面蒙革,腹部稍大,悬于木架上击之。参阅《清会典图》卷三九。
现代腰鼓舞用的腰鼓,框用木制,两头小,中腰稍粗,奏时悬于腰际,用木槌击奏。初盛行于 陕北 革命根据地,解放后流行全国。 郭影秋 《自丝房回泸州》诗:“ 龙头关 在望,腰鼓响通通。” 徐迟 《火中的凤凰·凤翔八》:“ 北京 已是一座解放了的城,一座人民的城,一座无日不在闹花丛中,无时不在腰鼓声中的,载歌载舞,青春弥漫的城。”
比喻兄弟成就的优劣。 清 王晫 《今世说·轻诋》:“ 张祖望 弟 祖静 、 祖定 ,俱能诗。 祖静 微逊, 孙宇臺 尝读其诗,赏之曰:‘ 张氏 兄弟如腰鼓,夫岂其然!’”参见“ 腰鼓兄弟 ”。
词语接龙
鼓下鼓严鼓义鼓乐鼓乐喧天鼓乐手鼓乐齐鸣鼓书鼓乱鼓人鼓令鼓众鼓作鼓佬鼓倡鼓儳鼓儿词鼓兵鼓冶鼓凸鼓刀鼓剑鼓劝鼓动鼓励鼓劲鼓勇鼓包鼓半鼓厉鼓发鼓口鼓叫鼓史鼓司鼓合鼓吏鼓吵鼓吹鼓吹乐鼓吹喧阗鼓吹手鼓吹曲鼓吹词鼓吹车鼓吹部鼓吻鼓吻奋爪鼓吻弄舌鼓员鼓咙胡鼓响鼓唇鼓唇咋舌鼓唇弄舌鼓唇摇舌鼓唱鼓嘟鼓噪鼓囊囊鼓壮鼓奏鼓妖鼓姬鼓子鼓子卯鼓子曲鼓子船鼓子花鼓子词鼓室鼓尾鼓帆鼓师鼓床鼓延鼓弄鼓弹鼓征鼓忭鼓怒鼓惑鼓成鼓戒鼓扇鼓手鼓拍鼓拨鼓捣鼓掇鼓掌鼓排鼓旆鼓旗鼓旗相当鼓智鼓暴鼓曲鼓朄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