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古代击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悬挂在木架上组成,用木槌击奏。历代形制大小不一。
详细释义
见“ 编鐘 ”。
亦作“ 编钟 ”。古代打击乐器。铜制,顶端铸有半环,钟数有多至十六枚者,各应律吕和依大小顺序排列,悬于一木架上,故称“编鐘”。《周礼·春官·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 郑玄 注:“ 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 贾公彦 疏:“‘ 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者,按《史记》 孔子 读《易》‘韦编三絶’,是古者未有纸,皆以韦编竹简,此钟磬亦编之,十六枚在一簴,故读从之也。”《隋书·音乐志下》:“二曰编钟,小钟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上下皆八,合十六钟,悬於一簨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坛前设宫架乐,前列编钟玉磬……编钟形稍褊,上下两层掛之,架两角缀以流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唐人更点击钟》:“太史门有典鐘二百八十人,常击编鐘。”
词语接龙
钟下钟乳钟乳洞钟乳石钟乳粥钟人钟仪钟夔钟头钟子钟官钟定钟室钟室之祸钟山钟岩钟庆钟彝钟念钟情钟摆钟板钟楼钟毓钟气钟漏钟漏并歇钟灵钟灵毓秀钟爱钟磬钟祥钟离钟离春钟离权钟箭钟簴钟美钟聚钟聪钟胡钟葵钟藤钟虡钟虡钟螺钟表钟谭钟铭钟镖钟镛钟院钟隐钟隶钟非饭钟鲸钟鸣漏尽钟鸣饭钟鸣鼎列钟鸣鼎重钟鸣鼎食钟鼎钟鼎之家钟鼎人家钟鼎山林钟鼎文钟鼓钟鼓之色钟鼓司钟鼓楼钟鼓馔玉钟鼗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