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餘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陆德明 释文:“司马、李 云:绪者,残也,谓残餘也。”宋 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门人数十,皆得其绪餘。”明 刘元卿《贤奕编·仙释》:“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实不能知其説,于是就佛经脚根下窃其绪餘,作诸经懺。”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四:“这是些艺术,门外的人只凭着耳食的绪余是不能够形容尽致也。”
2.后代。《梁书·王亮传》:“尚书左丞臣 范縝,衣冠绪餘。”《北齐书·段孝言传》:“孝言 本以勋戚绪餘,致位通显,至此便骄奢放逸,无所畏惮。”《周书·武帝纪下》:“狐 赵 绪餘,降成皁隶。”
详细释义
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餘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 李 云:绪者,残也,谓残餘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河北道士》:“门人数十,皆得其绪餘。”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实不能知其説,于是就佛经脚根下窃其绪餘,作诸经懺。”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四:“这是些艺术,门外的人只凭着耳食的绪余是不能够形容尽致也。”
后代。《梁书·王亮传》:“尚书左丞臣 范縝 ,衣冠绪餘。”《北齐书·段孝言传》:“ 孝言 本以勋戚绪餘,致位通显,至此便骄奢放逸,无所畏惮。”《周书·武帝纪下》:“ 狐 赵 绪餘,降成皁隶。”
词语接龙
余一人余一余三余丁余下余丑余且余丘余业余丧余丽余义余乐余习余事余产余人余价余休余众余俗余倦余债余儿余光余党余兴余兵余冻余凉余凛余刃余分余分闰气余切余利余制余剩余割余力余功余务余势余勇余勇可贾余半余华余印余历余句余叹余名余吾余味余命余哀余哇余响余响绕梁余唾余喘余喜余嘬余噍余址余基余墨余壮余声余处余外余夫余奇余妍余妙绕梁余姿余威余娇余子余子碌碌余存余宠余容余宿余寇余寒余尊余小子余尘余工余巧余师余帙余带余幅余庆余度余弃余弄余弊余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