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门关。《墨子·号令》:“诸城门若亭,谨候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符,皆诣县廷言,请问其所使。”孙诒让 间诂:“《周礼·司关》有‘节传’,郑 注云:‘传,如今移过所文书。’《释名·释书契》云:‘过所或曰传。传,转也,转移所求执以为信也。’崔豹《古今注》云:‘凡传,皆以木为之,长五寸,书符信於上,又以一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信也。’”岑仲勉 简注:“即护照或通行证。”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私商货物经官府允准,给予符传,也得与外国人贸易。”
2.指兵符。《后汉书·窦固传》:“明年,復出 玉门 击 西域,詔 耿秉 及骑都尉 刘张 皆去符传以属 固。”《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符、传皆合之以为信。符,兵符也……此传盖亦行兵所用以为信,非度关所用之传也。”
详细释义
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门关。《墨子·号令》:“诸城门若亭,谨候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符,皆诣县廷言,请问其所使。” 孙诒让 间诂:“《周礼·司关》有‘节传’, 郑 注云:‘传,如今移过所文书。’《释名·释书契》云:‘过所或曰传。传,转也,转移所求执以为信也。’ 崔豹 《古今注》云:‘凡传,皆以木为之,长五寸,书符信於上,又以一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信也。’” 岑仲勉 简注:“即护照或通行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私商货物经官府允准,给予符传,也得与外国人贸易。”
指兵符。《后汉书·窦固传》:“明年,復出 玉门 击 西域 ,詔 耿秉 及骑都尉 刘张 皆去符传以属 固 。”《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符、传皆合之以为信。符,兵符也……此传盖亦行兵所用以为信,非度关所用之传也。”
词语接龙
传世传世古传书鸽传事板传人传付传令传令钟传位传信传信牌传信鸟传入传写传刻传劳传化传卖传受传号传名传吏传告传呼传命传唤传嗣传嚷传国传国玺传圭袭组传声传声器传声筒传奇传奉传奉官传嬗传审传家传尸传尸痨传帖传席传庚传心传情传惹传感器传戒传房传授传摹传敏传教传教士传教师传教旛传服传柑传染期传染病传染病学传桶传檄传歌传水传汤传法院传派传流传漏传火传热传烽传玩传瑞传甘传留传略传番传疏传癖传看传矢传示传神传票传福传空传符传笺传签传箭传籍传素传红传纪传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