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宋代重阳节蒸糕上的粉制饰物。亦借指这种蒸糕。
2.古代武官腰带钩上饰有狮子、蛮王的形象,因以指武官腰带。
3.指旧时节日赛会扮演的狮子、蛮王。
详细释义
宋 代重阳节蒸糕上的粉制饰物。亦借指这种蒸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麺烝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飣果实……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九月》:“兼之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麵蒸糕……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塐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入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名之‘狮蛮栗糕’,供衬进酒,以应节序。”
古代武官腰带钩上饰有狮子、蛮王的形象,因以指武官腰带。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轻闪过,捽住狮蛮,恨心不捨。”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上阵处磕搭的揝住狮蛮,交马处滴溜扑摔下雕鞍。”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按狮蛮拽札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出沙鱼鞘。”
指旧时节日赛会扮演的狮子、蛮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上元佳节﹞自十三至十七,共是五夜,家家门首紥缚灯栅,张掛新奇好灯……狮蛮社火,鼓乐笙簫,通宵达旦。”
词语接龙
蛮不在乎蛮不讲理蛮为蛮书蛮云瘴雨蛮云蜑雨蛮人蛮会蛮估蛮作蛮俗蛮俚蛮做蛮僥蛮僮蛮僰蛮僿蛮儿蛮公子蛮军蛮判官蛮利蛮力蛮功蛮劲蛮勇蛮君蛮唱蛮土蛮圻蛮垂蛮声蛮声獠气蛮夏蛮头蛮夷蛮夷大长蛮夷戎狄蛮夷邸蛮奴蛮妆蛮娘蛮婆蛮子蛮客蛮寇蛮峒蛮左蛮市蛮布蛮干蛮床蛮府蛮庭蛮弦蛮强蛮彝蛮徭蛮性蛮性子蛮悍蛮手蛮脚蛮攀五经蛮方蛮族蛮暴蛮服蛮村蛮来生作蛮果蛮查蛮楚蛮榼蛮横蛮樯蛮歌蛮歌獠语蛮毡蛮氏蛮民蛮气蛮江蛮淫蛮溪蛮烟蛮烟瘴雨蛮烟瘴雾蛮牌蛮犷蛮狄蛮猓蛮猺蛮獠蛮王蛮珍蛮珍海错蛮男蛮畜蛮畿蛮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