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渡口和桥梁。多比喻起引导、过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英语~(即学习英语的入门书)。
详细释义
桥梁。《国语·晋语二》:“岂谓君无有,亦为君之东游津梁之上,无有难急也。” 宋 曾巩 《李立之范子渊都水使者制》:“川泽河渠之政、津梁舟楫之事,置使典领,礼秩甚隆。” 孙中山 《行易知难》第三章:“以无文法之学,故不能率由捷径,以达速成,此犹渡水之无津梁舟楫,必当绕百十倍之道路也。”
比喻能起桥梁作用的人或事物。《魏书·封轨传》:“吾平生不妄进举,而每荐此二公,非直为国进贤,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 玉田 《词源》二卷……下卷自音谱以至杂论,选词不多,别具隻眼,洵可为后学之津梁。”《中国近代文论选·新世界小说社报发刊辞》:“文化日进,思潮日高,羣知小説之效果捷於演説报章,不视为遣情之具,而视为开通民智之津梁,涵养民德之要素。” 柯灵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作为津梁的,就是那些来自别一天地的、刚健清新的作品。”
接引,引导。《宋书·礼志一》:“先王所以陶铸天下,津梁万物,闲邪纳善,潜被於日用者也。”《云笈七籤》卷六五:“此其权见於清明,而为万物津梁也。” 清 恽敬 《潮州韩文公庙碑文》:“其师友几徧天下,皆以超世之才智、絶人之功力,津梁后起。”
比喻济渡众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庾公 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於津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若要抛离生死乡,须知内外作津梁。” 清 金农 《孙宪遗米予于僧厨作粥食之戏报此诗》:“学佛疲津梁,辟穀乃不可。”
指沿海海口。 清 龚自珍 《津梁条约遍南东》诗:“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遣藏春深坞逢?” 清 龚自珍 《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卢公神道碑铭》:“持之如何?自诛食妖,以肃津梁。”
词语接龙
梁上君梁丘梁丽梁倚梁倡梁傅梁党梁冠梁叟梁台梁园梁园虽好,不是久住之乡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梁坏梁垒梁埃梁夫人梁头梁子梁孟梁宫梁家黛梁尘踊跃梁尘飞梁山梁山吟梁山操梁山泊梁山泺梁岳梁岷梁崩哲萎梁州令梁愁隋恨梁摧梁昌梁木梁架梁柱梁栈梁栋梁桥梁桷梁梠梁楷梁楹梁欐梁武梁武忏梁氏夫妻梁津梁渠梁燕梁父梁父吟梁狱梁王城梁王苑梁珠梁甫梁甫吟梁皇忏梁益梁窦梁端梁笱梁米梁粝梁肉梁苑梁苑隋堤梁苑雪梁虹梁辀梁邸梁邹梁闇梁门梁阴梁陈梁雁梁颍梁饘梁驺梁鸯梁鸿梁鸿妻梁鸿案梁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