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古代西域的一种乐舞。每年十一月严寒时,由勇壮少年裸体结队而舞,鼓乐伴奏,观者以水泼之。《旧唐书·中宗纪》:“御 洛城 南门楼观泼寒胡戏。”明 胡震亨《唐音癸籤·乐通三》:“泼寒胡戏:冬月,为海西胡人裸体,寒水泼之。自 则天 末年始。中宗 尝因蕃夷入朝,作此戏御楼观之,所歌曲即《苏摩遮》也。”亦省作“泼寒胡”、“泼寒”、“泼胡”。《旧唐书·张说传》:“且泼寒胡未闻典故,裸体跳足,盛德何观;挥水投泥,失容斯甚。”宋 苏轼《次韵刘景文赠傅曦秀才》:“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王国维《戊午日短至》诗:“烬灰拨尽寒无奈,愁看街头戏‘泼胡’。”
详细释义
古代西域的一种乐舞。每年十一月严寒时,由勇壮少年裸体结队而舞,鼓乐伴奏,观者以水泼之。《旧唐书·中宗纪》:“御 洛城 南门楼观泼寒胡戏。”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乐通三》:“泼寒胡戏:冬月,为海西胡人裸体,寒水泼之。自 则天 末年始。 中宗 尝因蕃夷入朝,作此戏御楼观之,所歌曲即《苏摩遮》也。”亦省作“ 泼寒胡 ”、“ 泼寒 ”、“ 泼胡 ”。《旧唐书·张说传》:“且泼寒胡未闻典故,裸体跳足,盛德何观;挥水投泥,失容斯甚。”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赠傅曦秀才》:“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王国维 《戊午日短至》诗:“烬灰拨尽寒无奈,愁看街头戏‘泼胡’。”
词语接龙
戏下戏乐戏五禽戏亭戏亵戏侮戏倡戏兵戏具戏出儿戏判戏剧戏剧性戏匣子戏单戏台戏台子戏啁戏嘲戏园戏园子戏场戏墨戏头戏妇戏娱戏嬲戏子戏客戏尘戏幻戏弄戏弈戏彩戏彩娱亲戏德戏怠戏慢戏戏戏战戏戟戏房戏折子戏报子戏招戏提调戏文戏文子弟戏斑衣戏曲戏本戏术戏杀戏楼戏水戏法戏渎戏渝戏游戏照戏狎戏玩戏班子戏皇戏目戏眼戏码戏禽戏竹戏笑戏笔戏箱戏耍戏色戏荡戏莱衣戏薄戏蚂蚁戏衣戏衫戏装戏言戏謿戏论戏评戏词戏话戏语戏说戏调戏谑戏豫戏责戏车戏辱戏迷戏适戏铁石戏阳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