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初学记》卷三引 三国 魏 曹丕《典论》:“大驾都 许,使光禄大夫 刘松 北镇 袁绍 军,与 绍 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 河 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详细释义
《初学记》卷三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大驾都 许 ,使光禄大夫 刘松 北镇 袁绍 军,与 绍 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 河 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南朝 梁 何逊 《苦热》诗:“实无 河 朔饮,空有 临淄 汗。” 北周 庾信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 河 朔饮,对此 洛阳 才。” 清 曹寅 《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 河 朔饮,深杯未足。”亦省作“ 河朔 ”。 唐 王勃 《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浊醴,是 河 朔之平生;雄笔清词,得 高阳 之意气。” 清 孙枝蔚 《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会追 河 朔,凉风满北窻。”
词语接龙
饮中八仙饮人饮令饮会饮伴饮候饮储饮光饮兴饮具饮冤饮冰内热饮冰吞檗饮冰食蘖饮刃饮劳饮博饮吃饮吮饮和饮咽饮啄饮啖饮啜饮喂饮器饮噱饮场饮头之器饮妓饮子饮宗饮客饮宴饮家饮射饮局饮席饮弹饮徒饮德饮忍饮恨饮恨而终饮惠饮戏饮扇饮政饮料饮月饮服饮木饮杯饮柏饮歠饮气饮气吞声饮水思源饮水曲肱饮水栖衡饮水知源饮水辨源饮水食菽饮江饮汤饮河饮河鼹鼠饮泉清节饮泉诗饮泣吞声饮泪饮泽饮流饮浆饮海饮涧饮湿饮灰洗胃饮燕饮片饮牛津饮犊上流饮犒饮瓢饮盟饮石饮祸饮禊饮福饮福礼饮章饮羊饮美饮羽饮胄饮胆饮胆尝血饮腥苴熟饮膳饮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