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辨正名称和名分。《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指君、臣、父、子都应该严格遵守自己的名分。
详细释义
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管子·正第》:“守慎正名,伪诈自止。”《国语·晋语四》:“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 韦昭 注:“正上下服位之名。”《旧唐书·韦凑传》:“师古之道,必也正名,名之与实,故当相副。” 巴金 《新生·一个人格的成长》:“黑暗两个字怎么可以做杂志底名称呢?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是最要紧的。”
即楔子。 元 杂剧的开场白。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元 词开场,止有冒头数语,谓之正名,又曰楔子。”
元 明 杂剧最后有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一般称前一句或前两句为“题目”,后一句或后两句为“正名”。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三篇:“《青琐高议》及《青琐摭遗》文辞虽拙俗,然尚非话本,而文题之下,已各繫以七言……皆一题一解,甚类 元 人剧本结末之‘题目’与‘正名’。”
词语接龙
名下名下无虚名下无虚士名不副实名不正,言不顺名不符实名不虚传名不虚得名不虚立名世名业名义工资名书名亲名人名从主人名件名价名优名伦名伶名位名体名作名例名俊名信名俭名倡名僧名儁名儒名公巨人名册名分名列前茅名利名利场名利奴名制名刹名副其实名势名匠名区名医名华名单名印名卿名卿巨公名原名友名口名古屋名号名号侯名同实异名命名品名唱名器名噪一时名园名地名场名垂万古名垂青史名城名埶名堂名士名士气名士派名士风流名夙名头名姓名姝名姬名媛名子名字名存实亡名学名守名宗名宝名实名实相符名宦名宰名家名家子名家驹名宿名察名将名尸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