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朴质无华。
2.质朴,不文饰,不矫饰。
详细释义
朴质无华。《管子·小匡》:“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 尹知章 注:“农人之子朴质而野,不为姦慝。”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不隐实功,不为溢美,文虽朴野,事颇彰明。”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木兰歌》是 晋 人拟古乐府……又,‘出门见伙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 汉 也。”
质朴,不文饰,不矫饰。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然末俗通弊,不崇真信,背典誥而治子书,若不吐反理之巧辨者,则谓之朴野。”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不隐实功,不为溢美,文虽朴野,事颇彰明。” 宋 苏辙 《上曾参政书》:“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黄生 ,名 之纪 ……人甚朴野。”
词语接龙
野丈人野乘野事野云戏野享野亭野人野人奏曝野人献日野人芹野仲野体野俚野候野偶野兔野兕野兴野兽野兽派野刑野势野卉野叉野叟野史野史亭野司寇野合野吟野吹野味儿野唱野啸野囿野圃野土野地野圹野场野垧野堂野堠野墅野壤野士野声野处野外野外工作野夫野夷野奠野女野妇野委野姿野婆野客野容野宿野寺野尊野居野屋野屐野屯野岸野市野幕野干野庐野庐氏野庖野店野庙野庭野弁野彘野彴野役野径野心勃勃野心家野思野性野情野戍野战军野才野抱野拙野掠野放野文野方野无遗才野无遗贤野旷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