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意思是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得。后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多数人所了解或欣赏。
详细释义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示例】: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典故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 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喂,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 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 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接龙
寡不敌众寡不胜众寡与寡为寡乏寡事寡二少双寡交寡仇寡佬寡便宜寡信寡俦寡偶寡兄寡党寡刻寡剌寡力寡功寡劣寡助寡双寡发寡合寡命寡和寡嗛寡处寡大夫寡夫寡头寡头政治寡妇笱寡妇脸子寡妇莎寡妻寡姊寡婶寡嫂寡嫠寡孀寡孤寡学寡将寡小君寡少寡尤寡居寡廉鲜耻寡弱寡弹寡徒寡德寡态寡怨寡恩寡悔寡情寡情薄意寡拉寡断寡方寡昧寡智寡欢寡欲寡母寡民寡气寡汉寡浅寡淡寡爱寡特寡状寡狭寡瘦寡白寡知寡立寡约寡老寡耦寡能寡臣寡色寡草寡萌寡营寡薄寡虑寡虞寡蛋寡见寡言寡讷寡识寡诚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