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显明;显著。庸,通“融”。《国语·周语中》:“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俞樾《群经平议·春秋外传国语一》:“显,明也,庸,读为融。《郑语》‘命之曰祝融。’韦 解曰:‘融,明也。’下文:‘穀洛鬭章,显融昭明。’彼作融者,正字,此作庸者,叚字。”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二》:“今皇帝创制,显庸运世以礼。”
2.明显的功劳。《新唐书·韩愈传》:“东巡 泰山,奏功皇天,具著显庸,明示得意,使永永年服我成烈。”
3.犹显用。明 李东阳《寿冢宰尹公序》:“然早仕者多不至显庸,晚达者不能无日暮途远之嘆。”
详细释义
显明;显著。庸,通“ 融 ”。《国语·周语中》:“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 俞樾 《群经平议·春秋外传国语一》:“显,明也,庸,读为融。《郑语》‘命之曰祝融。’ 韦 解曰:‘融,明也。’下文:‘穀洛鬭章,显融昭明。’彼作融者,正字,此作庸者,叚字。”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二》:“今皇帝创制,显庸运世以礼。”
明显的功劳。《新唐书·韩愈传》:“东巡 泰山 ,奏功皇天,具著显庸,明示得意,使永永年服我成烈。”
犹显用。 明 李东阳 《寿冢宰尹公序》:“然早仕者多不至显庸,晚达者不能无日暮途远之嘆。”
词语接龙
庸下庸中佼佼庸中皦皦庸主庸人庸人自扰庸仆庸伍庸伐庸众庸众人庸何庸作庸俗庸俗唯物主义庸俗经济学庸俗进化论庸保庸僦庸儒庸凡庸功庸劣庸勋庸医庸卤庸厮庸可庸君庸器庸回庸塞庸夫庸奴庸妄庸孰庸安庸客庸岷庸常庸庸庸弱庸德庸怠庸怯庸情庸愎庸愚庸愞庸愦庸懦庸才庸昧庸暗庸末庸朽庸材庸格庸横庸次庸民庸沓庸浅庸渠庸熟庸狗庸狡庸猥庸琐庸田庸短庸碌庸祗庸租庸竖庸素庸绩庸缪庸耳俗目庸腐庸臣庸蔽庸薄庸藐庸虚庸蜀庸讵庸说庸贱庸赁庸近庸违庸遴庸遽庸邪庸鄙庸释庸钝庸钱庸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