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史记·陈涉世家》:“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后用“揭竿而起”泛指人民起义。
详细释义
【解释】: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示例】:一时各路人马,~,不分昼夜,兼水路纷纷入鄂。 ◎白先勇《梁父吟》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典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接龙
起丧起为头起乐起书起予起事起云起五更起人起今起令起令随令起令随合起价起任起伙起会起伯起例起信起倒起偃为竖起儛起元起先起兴起兵起军起冠起冢起凤起凤腾蛟起凶起初起利起前起剥起力起办起功起功局起动起动器起动电流起劲起化起升起卒起单起卦起卧起卸起原起去起反起发起句起叩起召起号起合起名起哄起售起嗣起因起圈起土起圣起地起场起坐起坑起坛起坟起坡起基起塔起墒起墖起墨起处起夜起夫起头起夺起奏起奸起始起娘起子起存起官起家起富起寝起寨起小起尸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