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见于《后汉书·班超传》)后来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
详细释义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示例】: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出处
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见《后汉书·班超传》。
典故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
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接龙
戎丑戎事戎亭戎伍戎公戎兵戎具戎冠戎华戎卒戎卫戎叔戎右戎号戎吏戎器戎场戎垒戎士戎备戎威戎宣王尸戎将戎帅戎帐戎幕戎弓戎役戎律戎御戎心戎戍戎戎戎戒戎捍戎捷戎政戎旃戎旅戎旆戎旗戎昭戎曼戎服戎柄戎校戎歌戎毡戎狄戎王子戎甲戎疾戎秩戎章戎索戎级戎统戎缮戎翟戎舰戎荒戎菽戎葵戎蛮戎行戎貊戎路戎车戎辂戎辔戎重戎钺戎门戎阃戎阵戎陈戎韬戎首戎马仓皇戎马倥偬戎马劻勷戎马生涯戎马生郊戎骑戎骖戎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