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详细释义
【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示例】: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出处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涂宰;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典故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接龙
蛇蛇乡虎落蛇书蛇人蛇伏蛇伸蛇入筩中曲性在蛇入鼠出蛇势蛇医蛇医母蛇变蛇口结蛇吞象蛇含蛇含石蛇回兽怕蛇头蝎尾蛇妖蛇委蛇子蛇孙蛇孽蛇山蛇巫蛇市蛇师蛇年蛇床蛇弓蛇形蛇影蛇影杯弓蛇心佛口蛇无头而不行蛇杖蛇柳蛇母蛇毒蛇毛马角蛇涎蛇添足蛇渊囿蛇漠疮蛇灰蚓线蛇灵蛇珠蛇珠雀环蛇甲蛇疮蛇瘴蛇皮蛇皮癣蛇皮鼓蛇盘绶笥蛇盘镜蛇盘鬼附蛇矛蛇祖蛇神蛇神牛鬼蛇祸蛇穿蛇窦蛇章蛇符蛇筋蛇米蛇粟蛇精蛇纹蛇缨蛇网草蛇羹蛇胆蛇脂蛇脊蛇脐蛇腹断蛇腹断纹蛇腹纹蛇舅母蛇草蛇药蛇蓝蛇藨蛇虫蛇虫百脚蛇虹蛇蚓蛇蚹蛇蛇蛇蛊蛇蛟蛇蛭蛇蜒蛇蜕蛇蜮蛇蜴蛇蜿蛇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