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不务正业的游民。
详细释义
不务正业的游民。《商君书·垦令》:“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於食,是必农。”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惰民不务正业,专以异端诬民,伤风败俗,莫逾於此。”
元 明 时 浙江 境内受歧视的一部分民户。也称“堕民”。 元 灭 宋 后,将俘虏和罪犯集中于 绍兴 等地,称之为“怯怜户”,在 绍兴 也叫“乐户”,后称“惰民”。 明 编户籍,统列之为“丐户”,世充婚丧喜庆等贱役,不许与平民通婚和应科举。或曰 宋 将 焦光瓒 率部降 金 , 金 军北退后, 宋 贬其部为“惰民”。此外尚有 明 初设置之说,其成员传系 张士诚 、 方国珍 的部属。惰民直至 清 雍正 时始改变其户籍,和平民同列。参阅《通志·食货五》、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降臣》、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
词语接龙
民丁民下民不堪命民业民主民主人士民主党派民主生活民义民乐民事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民产民亩民享民人民仇民以食为天民仪民伍民众民俗学民信局民元革命民公民兵民典民军民冢民则民利民力民办公助民功民务民历民变民口民史民听民命民和年稔民品民器民团民困民困国贫民国民圂民圩民墟民壮民声民天民夫民夷民学民宅民安国泰民安物阜民宗民官民室民宰民害民家民寄民富国强民居民屋民屯民工民师民常民庶民康物阜民庸民彝民役民徒民德民心民志民忧民快民性民怨沸腾民悰民情民意民意测验民愤民愿民房民所民数民族民族主义民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