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王莽 时铸行的货币。共分十品,皆以“布”为名,总称布货。
详细释义
王莽 时铸行的货币。共分十品,皆以“布”为名,总称布货。《汉书·食货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銖,文各为其布名。直(值)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而直千钱矣。是为布货十品。” 颜师古 注:“布亦钱耳。谓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顾炎武 《日知录·汉书注》:“按本文钱、布自是二品,而下文復载改作货布之制,安得谓布即钱乎?《莽传》曰:‘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直货钱二十五。’今货布见存,上狭下广,而歧其下,中有一孔。 师古 当日或未之见也。”
词语接龙
货主货买货交货产货人货仓货件货价货值货儿货农货利货力货包货单货卖货卜货取货器货囊货场货头货客货室货寶货居货币货币地租货币政策货市货布货师货帛货底货店货房货担货挑子货损货料货易货本货机货材货架货栈货梯货棚货欲货款货求货泉货法货源货物货畚货码货票货积货籍货籴货舟货船货色货节货贡货财货账货质货贩货贾货贿货贿公行货赀货赂货赂公行货赂大行货资货赇货遗货郎儿货郎子货郎担货郎鼓货钱货鬻货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