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古代的计时单位。分一昼夜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一百刻共六千分。
2.木板上雕成的小缺口。
详细释义
古代的计时单位。分一昼夜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一百刻共六千分。 秦 汉 以后,又分一昼夜为十二时,则每时为五百分,亦即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命名为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这是大刻。再将零数二十分,分为二小刻,每小刻各十分,命名为初初、正初,分别置于初一、正一之上。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百刻》。
木板上雕成的小缺口。 宋 朱熹 《周易本义·筮仪》:“格以横木板为之……当中为两大刻,相距一尺;大刻之西为三小刻,相距各五寸许。”
词语接龙
刻下刻不容松刻不容缓刻不待时刻俭刻像刻减刻凿刻刀刻切刻划刻刻刻削刻剔刻剡刻剥刻割刻励刻勒刻印刻即刻厉刻句刻吏刻吝刻奋刻害刻察刻屈刻峭刻峻刻己刻度刻廉刻心刻忍刻志刻忮刻急刻怪刻意刻截刻手刻扣刻括刻挚刻损刻敛刻敝刻敲刻文刻斲刻时刻明刻晷刻暴刻期刻木刻木为鹄刻本刻核刻桷刻梓刻棘刻楮刻汁刻求刻治刻法刻深刻溪刻漆刻激刻炼刻烂刻烛刻版刻牙刻牙鬼刻珉刻琢刻瑑刻画刻画无盐刻疵刻省刻着刻石刻砥刻碎刻私刻章琢句刻竭刻符刻篆刻纳刻纸刻绳刻罚刻翠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