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北 宋 税制,先丈量田地,前后按肥瘠分等定税,谓之“均税”。《宋史·食货志上二》:“政和 三年,河北 西路 提举常平司奏:‘所在地色极多,不下百数,及至均税,不过十等。’”宋 司马光《乞惩劝均税官吏状》:“右臣先奉勅与三司同共详定均税,已立条约,下路监施行。”
详细释义
北 宋 税制,先丈量田地,前后按肥瘠分等定税,谓之“均税”。《宋史·食货志上二》:“ 政和 三年, 河北 西路 提举常平司奏:‘所在地色极多,不下百数,及至均税,不过十等。’” 宋 司马光 《乞惩劝均税官吏状》:“右臣先奉勅与三司同共详定均税,已立条约,下路监施行。”
词语接龙
税丧税产税亩税人税人场税介税侩税俗税入税关税冕税则税制税务税单税卡税印税厘税名税吏税场税基税外方圆税外钱税契税契银税寓税局税居税屋税屦税帖税息税户税户头税捐税收税政税敛税服税期税榷税款税法税源税物税率税珰税甲税目税石税种税租税章税第税算税籍税米税粟税粮税绢税舍税衣税警税说税课税调税负税赋税车税输税辔税邑税金税銮税钞税钱税银税间架税鞍税项税额税饷税马税驾税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