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汉 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汉书·王嘉传》:“詔书罢菀,而以赐 贤 二千餘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赐 贤 二千餘顷,则坏其等制也。”
2.北魏 至 唐 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 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 太和 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 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北魏 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孝文帝 太和 九年)颁布了均田令。”
3.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孔广森 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
详细释义
汉 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汉书·王嘉传》:“詔书罢菀,而以赐 贤 二千餘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赐 贤 二千餘顷,则坏其等制也。”
北魏 至 唐 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 魏孝文 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 孝文 太和 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刘泽华 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 北魏 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 孝文帝 太和 九年)颁布了均田令。”
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 孔广森 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
词语接龙
田丁田七田业田中田中女田主田主子田事田井田产田亩田仆田仔田佃田作田假田僮田入田公田兵田具田典田册田农田凭田则田制田券田功田卒田单田卢田原田叟田唇田啬夫田器田园田圃田土田地田场田圻田坎田坑田坑石田坡田坪田垄田垌田垟田埂田埜田基田塍田墅田墌田壄田壤田备田夫野叟田夫野老田契田奴田妇田婆罗田子田字格田宅田官田客田宫田家田家乐田家妇田家子田家翁田巴田巴生田市田师田庄田庐田廪田弋田彘田役田径田径赛田径运动田律田忙田戍田户田扇田捐田收田文饭田方田方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