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
2.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
详细释义
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史记·封禅书》:“五月尝驹,及四仲之月祠。”《汉书·李寻传》:“辰星主正四时,当效於四仲;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
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 高诱 注:“仲,中也。四中,谓太阴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 刘文典 集解:“ 陶方琦 云:《占经》二十三引 许 注:‘太阴,谓太岁也;四仲,子、午、卯、酉也。’”参见“ 十二辰 ”。
词语接龙
仲买人仲云仲兄仲冬仲叔仲吕仲商仲堪仲夏仲子仲孙仲宣仲宣楼仲家仲容仲尼仲山仲年仲弓仲弟仲忽仲思枣仲明仲春仲景仲月仲桥仲梁仲梁氏仲氏仲熊仲父仲理仲由仲秋仲能仲舅仲舒仲良氏仲衍仲裁仲豫仲起仲路诺仲达仲连仲都仲长仲阳仲雄仲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