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归向正道。方,义方。《文子·符言》:“开道之于善,而民向方矣。”徐灵府 注:“正道而可以诱民。”《南史·梁始兴忠武王憺传》:“憺 至州……又兴学校,祭 汉 蜀郡 太守 文翁,由是人多向方者。”明 归有光《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进之。”
2.谓遵循正确方向。明 高攀龙《答何府尊书》:“却如无舵之舟,莫知把握;无鍼之盘,莫知向方。”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藉书园书目叙》:“专门之业失传,古职之失守,而学者无所向方故也。”
3.崇尚正直,遵循正道。唐 白居易《田颖可亳州刺史制》:“故临戎则士乐为用,抚下而众知嚮方。”宋 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士务稽古,人知嚮方。”明 唐顺之《葛母传》:“自是书院成而 扬 之士彬彬多嚮方者。”
4.指方向,前进的目标。元 揭傒斯《送张都事序》:“天下郡县不患无贤守令,患上之人不能正其好恶以示其嚮方。”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掇遗逸,抉隐幽,榷嚮方,树惩劝。”
详细释义
归向正道。方,义方。《文子·符言》:“开道之于善,而民向方矣。” 徐灵府 注:“正道而可以诱民。”《南史·梁始兴忠武王憺传》:“ 憺 至州……又兴学校,祭 汉 蜀郡 太守 文翁 ,由是人多向方者。” 明 归有光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进之。”
谓遵循正确方向。 明 高攀龙 《答何府尊书》:“却如无舵之舟,莫知把握;无鍼之盘,莫知向方。”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藉书园书目叙》:“专门之业失传,古职之失守,而学者无所向方故也。”
崇尚正直,遵循正道。 唐 白居易 《田颖可亳州刺史制》:“故临戎则士乐为用,抚下而众知嚮方。” 宋 范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士务稽古,人知嚮方。” 明 唐顺之 《葛母传》:“自是书院成而 扬 之士彬彬多嚮方者。”
指方向,前进的目标。 元 揭傒斯 《送张都事序》:“天下郡县不患无贤守令,患上之人不能正其好恶以示其嚮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掇遗逸,抉隐幽,榷嚮方,树惩劝。”
词语接龙
方且方亮方今方介方伎方侯方儿方光乌方具方内方册方分方切方刚方剂方割方功方单方厉方厚方古方名方向方君方命方回方地方块方块字方坟方垂方城方壶方处方奇方孔钱方客方家红方寸方寸乱方寸匕方寸地方寸心方将方尺方局方屏方峭方峻方差方巾方巾丑方巾气方幅方平方广方床方底方府方廉方弓方弘方当方径方徼方情方户方技方教方方窍窍方方面面方明方明坛方来方来未艾方极方根方格方框图方检方棱方楞方概方毂方法方法论方洁方流方溃方牧方略策方畿方皇方盖轺方目方目纱方祇方祠方离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