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火鸡。
详细释义
鸟名。也叫吐锦鸡、真珠鸡、七面鸟,俗称火鸡。产于 巴 峡 及 闽 广 山中,今多饲作家禽。以喉下有肉垂,似绶,故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附吐绶鸡》:“出 巴峡 及 闽 广 山中,人多畜玩。大者如家鸡,小者如鴝鵒。头颈似雉,羽色多黑,杂以黄白圆点,如真珠斑。项有嗉囊,内藏肉綬,常时不见,每春夏晴明,则向日摆之。顶上先出两翠角,二寸许,乃徐舒其頷下之綬,长阔近尺,红碧相间,采色焕烂……此鸟生亦反哺。行则避草木,故《禽经》谓之避株,《食物本草》谓之吐锦鸡,《古今注》谓之锦囊,《蔡氏诗话》谓之真珠鸡,《倦游録》谓之孝鸟,《诗经》谓之鷊。” 清 赵翼 《题岭南物产图六二韵》:“带箭鸟拖尾,吐綬鸡赘肉。”
词语接龙
鸡鸡丁鸡争鹅斗鸡人鸡公鸡公车鸡内金鸡刀鸡化鸡卜鸡占鸡卵鸡台鸡唱鸡嗉鸡园鸡场鸡坊鸡坛鸡埘鸡塞鸡头鸡头米鸡头肉鸡夷鸡娘鸡婆鸡子鸡孙鸡宗鸡尾酒鸡巴鸡师鸡廉鸡彝鸡德鸡心鸡招鸡斯鸡旗鸡日鸡旦鸡林鸡林贾鸡树鸡栖鸡栖车鸡栗鸡桑鸡梦鸡槟鸡毛官鸡毛帚鸡毛店鸡毛房鸡毛报鸡毛撢子鸡毛文书鸡毛笔鸡毛蒜皮鸡爪疯鸡爪风鸡犬不安鸡犬不惊鸡犬不留鸡犬不闻鸡犬升天鸡犬无惊鸡犬桑麻鸡犬皆仙鸡犬相闻鸡猫子喊叫鸡珠鸡瓜鸡生鹅斗鸡皮鸡皮栗子鸡皮疙疸鸡皮疙瘩鸡皮鹤发鸡目眼鸡盲鸡省鸡眚鸡眼鸡睨鸡碑鸡祸鸡禍鸡窗鸡竿鸡素鸡絮鸡纤鸡缸鸡群鸡群鹤鸡翘鸡肠狗肚鸡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