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例如“塑,桑故切(或桑故反)”。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塑”字声母跟“桑”字声母相同,都是s),被切字的韵母和字调跟反切下字相同(“塑”字的韵母和字调跟“故”相同,都是u韵母,都是去声)。
详细释义
我国给汉字注音的一种传统方法,亦称“ 反语 ”、“ 反音 ”。用两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两个字中,前者称反切上字,后者称反切下字。被切字的声母和清浊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字调跟反切下字相同。如:东,德红切。取德的声母d,红的韵母ong,便构成东音(dōng)。不过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与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一些出入,古今声母也有些变化。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 孙炎 始为反切语。”参见“ 反语 ”、“ 反音 ”。
词语接龙
切中切事切云切云冠切似切促切儗切入切切偲偲切切察察切削切割切劘切务切励切勿切却切向力切命切响切字切实切害切对切峻切己切忌切怛切悫切惟切摩切政切敕切断切望切末切根虫切激切照切片切玉切理会心切理餍心切瑳切瑳琢磨切用切病切痛切盼切磋切磋琢磨切磨切礉切类切糕切紧切结切肤切肤之痛切肺切脉切脚切腹切蚂切衇切言切譬切让切议切论切谏切谢切踦切身切辞切近切近的当切适切错切镂切除切面切音切韵切须切题切齿人切齿拊心切齿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