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春秋 时,楚 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杜预 注:“楚 县大夫皆僭称公。”
2.爵名。晋 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 以后废。《隋书·百官志下》:“开皇 中,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废之。”《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凡爵九等……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宋史·职官志三》:“司封郎中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
详细释义
春秋 时, 楚 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 杜预 注:“ 楚 县大夫皆僭称公。”
爵名。 晋 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 明 以后废。《隋书·百官志下》:“ 开皇 中,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废之。”《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凡爵九等……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宋史·职官志三》:“司封郎中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
词语接龙
公丁公上公中公主公举公义公乘公买公卖公了公事公事人公事公办公事房公交公产公亩公亮公人公仆公仇公仓公仪公仪之操公们俩公仲公份公份儿公休日公众投资基金公会公会堂公估局公位公何公使公使团公使库本公使钱公使馆公例公侯公侯万代公便公信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公倍数公债公债券公储公元公先公公公共公共事业公共产品公共休假日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公共建筑公共汽车公共租界公共秩序公共积累公共课公共财产公关公典公养公冢公决公冶公冶罪公冶长公凭公出公函公分公切线公刘公判公利公制公券公刻公力公功公务公务员公务车公助公勤公升公单公卖公南公卿公厅公历公厉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