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我国佛教禅宗的两个派别。佛教禅宗自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慧能所创,主张“顿悟说”,行于南方;北宗为神秀所创,主张“渐悟说”,行于北方。故有“南能北秀”、“南顿北渐”之称。后世南宗大行,分为“五家七宗”。参阅《坛经·顿渐品》。
2.道教全真道的南宗和北宗。
3.我国山水画自唐以后的两种流派。南宗源于王维,重渲染而少钩勒;北宗源于李思训父子,重写实而多用重彩。其说始于明董其昌,有崇南抑北倾向。见《容台别集·画旨》。
详细释义
我国佛教禅宗的两个派别。佛教禅宗自五祖 弘忍 之后,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 慧能 所创,主张“顿悟说”,行于南方;北宗为 神秀 所创,主张“渐悟说”,行于北方。故有“南能北秀”、“南顿北渐”之称。后世南宗大行,分为“五家七宗”。参阅《坛经·顿渐品》。 宋 刘克庄 《六言偈》之四:“佛者别南北宗,儒家分 朱 陆 氏。”
道教全真道的南宗和北宗。 金 王重阳 所传者为北宗, 宋 张伯端 所传者为南宗。 明 王祎 《青岩丛录》:“全真之名昉於 金 世,有南北二宗之分。南宗先性,北宗先命。”
我国山水画自 唐 以后的两种流派。南宗源于 王维 ,重渲染而少钩勒;北宗源于 李思训 父子,重写实而多用重彩。其说始于 明 董其昌 ,有崇南抑北倾向。见《容台别集·画旨》。 明 莫是龙 《画说》:“画之南北二宗,亦 唐 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 李思训 父子著色山水,流传而为 宋 之 赵干 、 赵伯驹 、 伯驌 ,以至 马 、 夏 辈;南宗则 王摩詰 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 张璪 、 荆关 、 郭忠恕 、 董 、 巨 、 米 家父子,以至 元 之四大家。”
词语接龙
宗丈宗主国宗主权宗主爷宗事宗亲宗人令宗从宗令宗仪宗仰宗会宗传宗伯宗伴宗侄宗信宗兄宗公宗匠宗卿宗原宗司宗后宗向宗周宗哲宗嗣宗因宗国宗圣宗圣侯宗圣公宗城宗塾宗士宗壻宗奉宗妇宗姓宗姻宗娅宗子宗子试宗孙宗学宗孽宗守宗官宗室宗家宗尚宗属宗工宗布宗师宗干宗庙宗庶宗彝宗徒宗心宗戚宗承宗指宗推宗揖宗援宗支宗政宗教宗教剧宗族宗旨宗杰宗极宗枝宗正宗母宗氏宗法宗法社会宗派宗派主义宗父宗爷爷宗猷宗王宗生宗社宗社党宗祀宗祏宗祖宗祝宗神宗祠宗祧宗禋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