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宋史·神宗纪赞》:“励精图治,将大有为。”
详细释义
【解释】: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自】:《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示例】:~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 ◎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出处
《宋史·神宗纪赞》:“厉(励)精图治;将大有为。”
典故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死去。他没有儿子,于是手握朝政大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根据历史教训和霍氏家族的专权胡为,建议宣帝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权力。霍氏对魏相极度怨恨和恐惧,便假借太后命令,准备先杀魏相,然后废掉宣帝。宣帝得知此事后,先发制人,采取行动,将霍氏满门抄斩。
从此以后,汉宣帝亲自处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他直接听取群臣意见,严格考查和要求各级官员;还降低盐价,提倡节约,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魏相领着百官尽职,很符合汉宣帝的心意。汉宣帝在魏相的配合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的有效措施,终于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他在位二十五年使已经衰落的西汉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接龙
治一经损一经治下治世治丝而棼治严治丧治中治书奴治乱治产治亲治人治令治任治体治保治公治兵治具治典治养治凡治制治剧治办治功治务治化治印治历治变治叙治古治号治名治命治器治国治国安邦治地治墙治声治备治外法权治学治安治安管理治官治定治宜治实治室治害治家治市治干治平治序治度治康治弟治强治徒治心治忽治性治戎治成治所治抚治护治押治择治捕治掌治改治教治数治整治方治曶治服治朝治本治术治权治标治步治气治点治牧治状治狱治理治生治田治略治疗治病救人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