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动不动就 遭到责怪或受到处分。唐韩愈《进学解》:“跋前疐(zhì)后,动辄得咎。” 动辄(zhé):往往,动 不动就。咎(jiù):罪过。
详细释义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示例】:小厮因~,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 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接龙
咎咎丑咎吝咎害咎征咎恶咎悔咎患咎愆咎慝咎戒咎戾咎教咎有应得咎殃咎毁咎氏咎由自取咎省咎祟咎祥咎累咎繇咎罚咎罪咎舋咎衅咎言咎誉咎证咎谢咎谪咎谴咎责咎败咎过咎陶咎魅咎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