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谓辨正方位。《三国志·魏志·牵招传》:“招 準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
2.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晋书·裴秀传》:“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自 晋 頠 作準望,为地图之宗,惜其不传於世。至 宋 朱思本 纵横界画,以五十里为一方,即準望之遗意也。”
3.犹对等,平等。《魏书·成淹传》:“二国交和既久,南北皆须準望。”《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九年》:“二国之礼,应相準望。”胡三省 注:“準,揆平之物;又其义,拟也,倣也。对看为望。月有弦望。《后汉·律历志》:‘分天之中,相与为衡,谓之望。’谓月望,日月正相对,其平如衡。準望之言,义取诸此。”
详细释义
谓辨正方位。《三国志·魏志·牵招传》:“ 招 準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
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晋书·裴秀传》:“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自 晋 頠 作準望,为地图之宗,惜其不传於世。至 宋 朱思本 纵横界画,以五十里为一方,即準望之遗意也。”
犹对等,平等。《魏书·成淹传》:“二国交和既久,南北皆须準望。”《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九年》:“二国之礼,应相準望。” 胡三省 注:“準,揆平之物;又其义,拟也,倣也。对看为望。月有弦望。《后汉·律历志》:‘分天之中,相与为衡,谓之望。’谓月望,日月正相对,其平如衡。準望之言,义取诸此。”
词语接龙
望中望乌台望乡望乡台望乡堆望乡馆望云望云亭望云骓望佯望台望夕望外望夜望天田望天盆望头望夷望子望子成龙望宗望屋以食望屋而食望岁望岫息心望幸望影揣情望悬望想望意望慰望文生义望文生训望族望月望望望杏望柱望洋望洋兴叹望洋而叹望游望瘗望眼望眼将穿望眼巴巴望眼欲穿望砖望祀望秩望筩望羊望胄望舒荷望苑望衍望言望誉望诸望诸君望远行望远镜望重望镇望闻问切望阳望雅望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