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闭寒。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於是乎取之。”杜预 注:“冱,闭也。”孔颖达 疏:“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宋 范仲淹《邓州谢上表》:“臣以患肺久深,每秋必发,求去冱寒之地,以就便安之所,庶近医药,存养晚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杨延朗 集丁壮护守,时冱寒,延朗 命汲水注城外,及旦,冰坚不可攻,辽 师解去。”
2.沍寒: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国 魏 曹操《明罚令》:“且北方沍寒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明史·魏时亮传》:“十月初,詔停日讲。时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不宜遽輟。”李大钊《青春》:“冰雪沍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
详细释义
闭寒。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於是乎取之。” 杜预 注:“冱,闭也。” 孔颖达 疏:“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 宋 范仲淹 《邓州谢上表》:“臣以患肺久深,每秋必发,求去冱寒之地,以就便安之所,庶近医药,存养晚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 杨延朗 集丁壮护守,时冱寒, 延朗 命汲水注城外,及旦,冰坚不可攻, 辽 师解去。”
沍寒: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 冱 ”。 三国 魏 曹操 《明罚令》:“且北方沍寒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明史·魏时亮传》:“十月初,詔停日讲。 时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不宜遽輟。” 李大钊 《青春》:“冰雪沍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
词语接龙
寒丘寒乌寒乎寒乞寒乞儿寒乡寒事寒伧寒信寒俭寒儁寒儒寒光寒兔寒冬腊月寒冱寒冽寒凉寒凛凛寒劣寒势寒华寒单寒厅寒厉寒厥寒叶寒号虫寒吟寒商寒啬寒喧寒嗽寒噤寒地寒垧寒埆寒城寒塘寒塞寒士寒声寒壻寒天寒女寒妇寒威寒孟寒宂寒审寒客寒室寒宦寒宵寒家寒寺寒小寒尘寒居寒屋寒山寒山子寒山寺寒岁寒岑寒岩寒带寒年寒庖寒庶寒往暑来寒律寒心寒心销志寒怆寒怯寒悚寒悭寒悸寒惧寒惨惨寒房寒拾寒文寒日寒星寒晓寒景寒暍寒暑针寒暖寒更寒木寒条寒杵寒松寒林寒柝寒柯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