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谓设置上士、中士、下士之官。《礼记·王制》:“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
2.培养人才。《汉书·贾山传》:“地之美者善养禾,君之美者善养士。”唐 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将务选士之道,必精养士之方。”明 王琼《双溪杂记》:“洪武 初,天下学校养士,岁贡一人。”
3.谓收罗、供养贤才。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幸蒙诸大夫之策,得返国修政,富民养士。”五代 刘洞《石城怀古》诗:“千里 长江 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清 吴伟业《汴梁》诗:“此地 信陵 曾养士,只今谁解救王孙。”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孟尝君 就是靠养士出名的。”
详细释义
谓设置上士、中士、下士之官。《礼记·王制》:“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
培养人才。《汉书·贾山传》:“地之美者善养禾,君之美者善养士。” 唐 陆贽 《冬至大礼大赦制》:“将务选士之道,必精养士之方。”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洪武 初,天下学校养士,岁贡一人。”
谓收罗、供养贤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幸蒙诸大夫之策,得返国修政,富民养士。” 五代 刘洞 《石城怀古》诗:“千里 长江 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 清 吴伟业 《汴梁》诗:“此地 信陵 曾养士,只今谁解救王孙。”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 孟尝君 就是靠养士出名的。”
词语接龙
士习士乡士五士人士伍士众士伦士儒士兵士农工商士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士卒士友士史士君子士品士坦士多士大夫士夫士夫画士女士姓士子士孙士官士宦士家士师士庶士徒士息士操士敏土士旅士族士服士望士林士林布士检士民士氓士气士流士田士的士礼士籍士类士素士绅士胄士臣士节士行士议士论士风士饱马腾士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