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也泛称奉命出使的人。
详细释义
汉 时称刺史为使君。《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尊称州郡长宫。《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张松 ﹞还,疵毁 曹公 ,劝 璋 自絶,因説 璋 曰:‘ 刘豫州 ,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 唐 张籍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诗:“莫忘使君吟咏处, 汝坟湖 北 武丘 西。” 宋 王禹偁 《寒食》诗:“使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
对人的尊称。 清 秋瑾 《柬某君》诗:“苍天有意磨英骨,青眼何人识使君?”
尊称奉命出使的人。《汉书·王訢传》:“使君顓杀生之柄,威震郡国。” 颜师古 注:“为使者,故谓之使君。”《后汉书·寇恂传》:“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 清 方文 《送左三山先生巡按浙江》诗:“四岳分巡狩,东方属使君。”
词语接龙
君上君临君主君主制君主政体君主立宪君亲君人君伐君位君体君侧君侯君公君前臣名君卿唇舌君卿喉舌君卿舌君史君命君器君国君圣臣贤君声君大夫君夫人君妇君子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之接如水君子人君子仇君子儒君子兰君子军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医君子卫君子好逑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树君子相君子竹君子芋君子营君子行君子觞君子风君宰君家果君家菓君寀君山君山老父君师君平君德君指君明君母君氏君火君父君王君王腊君畴君相君统君臣佐使君谟旧谱君贶君迁君道君长君门君陈君马君马黄君鱼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