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谓作典册。
2.指撰写献与天子的书或策。
3.创制文字。
4.写信。
5.谓写作。
6.练字;写字。
详细释义
谓作典册。《国语·楚语上》:“ 武丁 於是作书,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
指撰写献与天子的书或策。 唐 韩愈 《赠族侄》诗:“作书献云闕,辞家逐秋蓬。”
创制文字。《韩非子·五蠹》:“古者 苍頡 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 苍頡 固以知之矣。”
写信。《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枯鱼过河泣》:“作书与魴鱮,相教慎出入。”《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唐 李善 注:“太祖遣 徐劭 孙郁 至 吴 ,将军 石苞 令 孙楚 作书与 孙皓 。 劭 至 吴 ,不敢为通。”
谓写作。《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曹公 闻 权 以土地业 备 ,方作书,落笔於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夏侯太初 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靂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
练字;写字。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日记》:“余教童子作书,每日只学十字,点画体势,须使毫髮毕肖。”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日记》:“作书忌俗字,人皆知之,不知亦忌古字。”
词语接龙
书不尽意书不尽言书业书丹书云书人书介书令书令史书会书传书佐书体书佣书侩书信馆书僮书册书刀书判书券书刺书削书剑书办书劫书卷书卷气书厨书友书叙书可书史书合书同文,车同轨书名号书呆书呆子书味书命书品书囊书圃书圣书场书坊书城书堂书塾书塾本书士书奏书套书子书字书学书客书家书寓书尺书尾书局书工书市书师书帏书帕书帕本书帖书帙书带书帷书幌书序书库书府书影书役书户书房书手书扣子书押书数书方书旨书本书本气书札书术书板书林书架书柜书柬图章书根书格书棚本书楼书槅子